刑事责任能力名词解释及标准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又称刑事责任能力等级,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程度。具体而言,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犯罪行为的认知程度、控制能力和意愿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规定,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两种。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具有完全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和意愿,能够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完全责任的年龄。在我国,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为18周岁。行为人达到18周岁,对其所实施的对社会有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部分刑事责任能力
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具有部分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和意愿,能够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部分责任的年龄。在我国,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为14周岁。行为人达到14周岁,对其所实施的对社会有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能力标准答案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标准
1. 行为人具有完全的认知能力,能够充分理解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自己行为的后果。
2. 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实施犯罪行为。
3. 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意愿,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二)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标准
1. 行为人具有部分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自己行为的后果,但无法充分理解其行为的性质以及后果。
2. 行为人具有部分的控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3. 行为人具有部分的意愿,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部分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适用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年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和意愿等因素。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名词解释及标准答案 图1
根据我国《刑法》第19条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精神病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应当视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
(二)擦拭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如果尚未达到18周岁,且无法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应当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进行阐述,以及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年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和意愿等因素,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判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实现公正、公平的司法结果。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