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停止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及流程》
关于停止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及流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者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对于如何停止取保候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1款规定:“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认为有必要进行侦查、审查或者患有疾病需要治疗,可以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停止取保候审。”围绕停止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及流程进行探讨。
关于停止取保候审的规定
1. 公安机关决定停止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1款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认为有必要进行侦查、审查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疾病需要治疗时,可以决定停止取保候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公安机关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需要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情况,并听取其意见。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公安机关决定停止取保候审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后三日内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公安机关应在收到书面意见后三日内作出答复。
(3)公安机关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后,应当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担保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2. 人民检察院决定停止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取保候审期间认为有必要进行侦查、审查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疾病需要治疗时,可以决定停止取保候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人民检察院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需要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情况,并听取其意见。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停止取保候审有异议的,可以在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后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应在收到书面意见后三日内作出答复。
(3)人民检察院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后,应当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担保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关于停止取保候审的流程
1. 申请停止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担保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停止取保候审。具体申请流程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担保人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说明停止取保候审的原因。
(2)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二日内作出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
2. 审查停止取保候审申请
《关于停止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及流程》 图1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状况、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审查。具体审查流程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受审查。
(2)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组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体检、鉴定或者调查。
(3)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停止取保候审的决定。
停止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程序公正、透明。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担保人,应当充分了解和行使相关权利,确保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