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

作者:好好先生 |

概念及定义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行政法主体进行审查、确认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法主体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旨在保障行政法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准确性,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性质与目的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其目的在于审查行政法主体的资格,确认其具备从事特定民事活动的能力和条件。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行政法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准确性,防止不具有资格的行政法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导致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时间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时间,是指行政法主体向行政机关申请进行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日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申请人应当自行政许可申请递交之日起 30 日内提出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作出予以许可或者不予以许可的决定。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条件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条件,是指申请参加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应当具备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包括:

(1)具有中国公民资格;

(2)年满18周岁;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具有稳定的经营场所和明确的经营项目;

(5)具备必要的财产、技术和人力资源;

(6)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策的规定;

(7)其他法律、法规策规定的其他条件。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程序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程序,是指申请参加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应当遵循的步骤。主要程序内容包括:

(1)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2)行政机关审查申请人的材料,确认是否符合行政法主体资格要求;

(3)行政机关组织考试,对申请人进行考试;

(4)行政机关根据考试成绩,作出予以许可或者不予以许可的决定;

(5)申请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是保障行政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准确性的一种行政许可行为。通过对行政法主体进行审查、确认,防止不具有资格的行政法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时间、条件和程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策的规定,确保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合法性、合规性。

关于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图1

关于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图1

各位考生:

根据我国《行政法》的规定,为了保证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现将有关考试时间安排通知如下:

考试时间

本次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为2022年12月10日至12月12日。考试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

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分别为全国各考点,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报名时填写的地址为准。

考试科目

本次考试科目为《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两门课程。

考试形式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进行。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考试资格

关于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 图2

关于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 图2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规定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本次行政法主体资格考试。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和法律;

2.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或者具有 equivalent学位;

3. 品行良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 具备一定的行政法及行政法学理论基础;

5. 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报名及缴费

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考生可在报名截止日期前,登录考试官网(http://www.行政法资格考试网”)进行报名。报名时,考生需填写个人信息、选择考试科目及考试地点,并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缴费。

考试注意事项

1. 考生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橡皮擦、计算器等考试用品前往考场。

2. 考生应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答题卡,如有弄虚作假,将被考试成绩。

3. 考生应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得抄袭,不得交换或借用考试用品。

4. 考试期间,考生可根据需要申请场外用餐。

成绩查询

考试成绩将于考试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公布,考生可通过考试官网查询成绩。

其他事项

1. 本次考试不收取考试报名费,考生自愿报名。

2. 考试期间,如有突发事件,可适时调整考试时间安排。请密切关注考试官网发布的相关信息。

敬请广大考生予以关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前做好复习准备,确保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资格考试委员会

2022年9月1日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