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司法打击与防范并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逐渐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这两种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手段日益智能化、隐蔽化,而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根据的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网络诈骗而受损的群众人数高达数十万,涉案金额更是达到数百亿元之巨。这种犯罪形式已经从传统的面对面欺诈逐渐演变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大规模、精准化犯罪活动。网络犯罪往往伴随着跨境作案的特点,使得案件侦破和法律追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的法律界定
对于网络犯罪和网络诈骗的定义,可以从刑法条文入手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网络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或破坏信息管理秩序的行为。而网络诈骗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未经授权访问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敏感数据或控制设备。
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司法打击与防范并重 图1
2. 破坏计算机数据和程序文件:删除、修改、增加或者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导致正常运行受阻。
3.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最常见的包括网络购物骗局、兼职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将以下行为认定为网络犯罪:
通过互联网发布违法信息;
利用通讯群组、聊天软件实施违法交易;
建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或通讯群组。
而针对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司法部也联合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技术支持等帮助行为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
当前我国网络犯罪与诈骗活动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司法机关查获的案件进行分析,可以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着特点:
1. 智能化程度高
现代网络犯罪分子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熟悉多种黑客技术和程序开发。通过开发木马病毒软件,窃取被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钓鱼邮件,提高诈骗的成功率。
2. 组织化分工明确
与传统的个体作案不同,当前的网络犯罪活动往往具有明显的团伙性。这些团伙内部通常设有策划、技术支持、资金流转等多个岗位,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一起跨国网络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分工协作,分别负责编写诈骗脚本、寻找目标人群、收集个人信息、转移赃款等环节。
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司法打击与防范并重 图2
3. 跨境作案普遍
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特性,网络犯罪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很多案件涉及多个主权国家,使得取证和追责变得异常复杂。犯罪嫌疑人可能在东南亚 countries 搭建诈骗,在非洲设立资金中转站,而受害者遍布全球各地。
4. 利用新型技术手段
随着区块链、加密货币等新技术的出现,网络犯罪分子也在不断更新作案手法。通过非法获取某的智能合约权限,窃取其发行的虚拟货币;或者利用ico(首次代币发行)项目进行诈骗活动。
司法打击与防范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犯罪和诈骗威胁,我国法律机关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1. 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公安部开展了多次"净网行动",严厉打击互联网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这些专项行动,成功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惩治了一大批违法分子。在2023年开展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超过10万人,缴获涉案资金近50亿元。
2. 完善法律制度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和司法部不断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型网络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就增加了关于非法提供、等新型犯罪行为的规定。
3. 加强国际合作"
由于网络犯罪具有跨境特性,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完全治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反 cybercrime 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在一起涉及多国的网络诈骗案件中,中国警方与泰国、越南等国执法机构联合开展行动,成功追捕多名犯罪嫌疑人。
4. 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司法机关还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诈骗能力。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发布预警信息等形式,提醒公众注意网络陷阱。一些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加强了风险提示系统,在客户进行大额交易时会自动触发核实程序。
未来的发展与建议
尽管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我们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 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面对新技术的应用,法律机关必须加快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升级。建立完善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空间中的异常活动。
2. 完善司法协作机制"
由于网络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地区甚至多个国家,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跨区域、跨国界司法协作机制,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3. 加强行业监管"
互联网企业作为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日常监督,确保其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打击治理网络犯罪和诈骗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机关、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犯罪的发展势头,维护好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