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防治宣传:从社区到校园的全面覆盖

作者:失魂人*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经济犯罪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隐蔽的特点。为了提高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经侦大队为例,该单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效果显着的普法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走进社区:寓教于乐,强化群众防范意识

在社区层面,经侦大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民警们利用社区广场的人流密集特点,搭建宣传展台,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典型案例,向过往居民讲解假币、洗钱等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危害性。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民警着重介绍了常见骗局的识别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简单技巧区分真假货币。

为了让宣传活动更接地气,大队特意准备了真实案例改编的小品,在社区文化广场上演。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示,居民们不仅了解到了防范经济犯罪的重要性,还掌握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一位张姓大妈在观看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怎么识别假币了,真是太感谢警察同志了!”

经济犯罪防治宣传:从社区到校园的全面覆盖 图1

经济犯罪防治宣传:从社区到校园的全面覆盖 图1

大队还特别注重与社区物业、业委会的合作,建立起了长期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设立“社区经济犯罪预防联络员”,定期向居民推送防骗知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织起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走进校园:寓学于乐,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

针对青少年群体,经侦大队将复杂的涉税犯罪和洗钱等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并配合动漫视频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让看似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

在某小学的宣传活动现场,民警李四同志结合真实案例,向学生们讲述了保险诈骗的危害性。“很多不法分子会以办理理财或保险为名,诱导群众投资,最终卷款跑路。”李四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识别这些骗局。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大队还与辖区内的中学合作建立了“法治教育基地”,定期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模拟法庭,亲身体验法律的庄严与公正。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起了正确的财富观念和法律意识。

走进企业:精准施策,筑牢防骗屏障

针对企业财务人员这一高风险群体,经侦大队推出了“定制化”宣传模式。在某大型企业举办的专题讲座上,民警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件,详细讲解了防范职务犯罪的方法。“会计人员要特别警惕那些打着‘投资理财’旗号的项目,对于大额转账要严格遵守审批程序。”主讲人张三警官的专业建议赢得阵阵掌声。

经济犯罪防治宣传:从社区到校园的全面覆盖 图2

经济犯罪防治宣传:从社区到校园的全面覆盖 图2

大队还为企业财务部门建立了“经济犯罪预警信息群”,通过定期推送风险提示、举办专项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筑牢防范屏障。某公司财务主管王女士表示:“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我们的防骗能力,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创新手段:线上线下联动,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传统线下宣传活动之外,经侦大队还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大队推出了系列防诈知识科普内容。“假币识别小技巧”这一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成为爆款。

大队与辖区内的网络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互动性强的“经济犯罪防控游戏”,参与者可以通过答题闯关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

长效机制:构建全民防诈新格局

通过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经侦大队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防范经济犯罪之路。他们建立了“宣传 预警 处置”的一条龙工作机制,在提升公众防骗意识的也提高了打击犯罪的精准度。

大队将继续深化警民合作,创新宣传形式,努力构建起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防治的良性格局。正如一位长期参与此项工作的民警所说:“防范经济犯罪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