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读:了解新规定,维护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4月2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十一对于我国刑法体行了重大调整,旨在加强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保护个人信息,维护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对新规定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
重要条款解读
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读:了解新规定,维护合法权益 图1
1.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条款
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条款,第四百零一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达到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条款的增设,体现了我国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高度关注和严厉惩处。
修正案十一第四百零三条、第四百零四条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具体刑罚进行了调整。原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修改后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一调整既体现了我国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严肃、严谨的态度,也降低了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而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
2.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条款
修正案十一增加了一条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条款,第四条:“国家保护个人信息,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保存、传输、删除等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权益。” 这一条款明确了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职责,也要求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3.关于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具体措施
为了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
(1)明确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如采集、使用、保存、传输、删除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
(2)加大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个人信息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受害个人信息者可以向侵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情节恶劣的,还可以向侵权人请求惩罚性赔偿。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增设条款,体现了我国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度关注和严厉惩处,也体现了国家对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重视。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修正案十一的规定,共同维护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