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政法考真题|核心考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作者:love |

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中,行政法历来都是考查的重点科目之一。而2018年的行政法考真题更是因其难度和综合性成为考生们津乐道的焦点。从多个维度解析2018年行政法考真题的特点、难点以及备考策略,帮助未来的法考备战者更好地把握这一重要科目的复习方向。

「2018行政法考真题」是什么?

我们需要明确“2018行政法考真题”指的是在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行政法与相关内容的试题。这套试题涵盖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核心法律,并结合当年的社会热点事件和司法实践进行命题。

从试卷结构来看,2018年的行政法真题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客观题占比约为50%,主观题占比约为50%。在具体考察内容上,试题既注重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又强调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2018行政法考真题|核心考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1

2018行政法考真题|核心考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1

考查了《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涉及到了《行政许可法》中关于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适用。

通过案例分析考察了《行政诉讼法》中第三人撤诉的条件。

这种既注重基础又突出实践的特点,使得2018年的行政法真题成为衡量考生法律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尺。这也为未来的备考工作提供了风向标和参考依据。

2018年行政法考真题的难点分析

2018行政法考真题|核心考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2

2018行政法考真题|核心考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2

回顾2018年的行政法真题,可以出以下几大难点:

(一)知识点细化程度高

2018年的真题在考察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细化的特点。在《行政处罚法》中,不仅考查了基本概念如“一事不再罚”的适用条件,还结合具体案例考察了“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应用。这种细化趋势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法律框架,还要具备灵活的案例分析能力。

(二)试题综合性强

真题往往将多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一道主观题可能涉及《行政许可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和《行政诉讼法》中第三人地位的变化。这种综合性的考察方式要求考生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难度大

2018年的真题部分案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考生需要结合多方因素进行判断。在行政诉讼第三人撤诉的条件这一题目中,不仅需要明确法律条文的规定,还需要考虑案件的具体事实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试题的表述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

(因台限制,后续内容将分段呈现)

2018年行政法考真题的备考策略

基于上述特点和难点,以下是一些针对2018年行政法学的备考建议:

系统梳理知识点:考生需要按照教材或复资料,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重点掌握《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中高频考点。

加强案例分析训练: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尤其是主观题部分。通过反复练,提升自己对法律条文的运用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行政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考生需要关注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赔偿等),并能够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真题解析案例

1. 客观题部分举例

题目:某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该行为违反了哪项原则?

正确答案:B. 当事人权利保障原则。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1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辩,违反了当事人权利保障原则。这道题考察了考生对法律程序的理解。

2. 主观题部分举例

题目:某区工商局以某企业未取得前置许可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该企业的负责人李某认为处罚过重,遂提起行政诉讼。问:李某能否成为第三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李某不能成为第三人。因为在吊销营业执照的案件中,李某作为法定代表人,属于直接责任人,其地位应当是原告或被告,而非第三人。

通过解析这些真题案例,可以看出2018年的行政法试题既注重基础又强调运用能力。

2018年行政法考真题以其难度和综合性为考生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法考的复不仅仅是记忆法律法规,更是要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

对于未来的备考者来说,除了要熟记法律条文外,还需要多做案例分析题,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最新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应对各种变化。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