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行政法视角下的权力与责任

作者:me@ |

当我们谈到“关于行政法的观后感”时,是在探讨法律专业人士通过观影所引发的对法律问题的思考。这是一种结合影视作品与法律理论的独特文体,旨在通过对电影情节、人物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法律精神和法治理念。

《哪吒2》作为一部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动画电影,其故事内容和传达的价值观为行政法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影片中所展现的权力结构、规则制定与执行过程,以及个体在面对行政权力时的选择与抗争,都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有着密切关联。

在《哪吒2》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清晰的行政主体形象——即哪吒的父亲李靖。他作为陈塘关的总兵官,代表着国家或政府机构行使职权。他的职责是维护地方秩序,保护百姓安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靖在履行职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不得超越其法定权限。

而哪吒则是一个典型的行政相对人形象。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能力的孩童,他在与父亲的互动中,经历了从不被理解到争取独立地位的过程。这种经历反映了现实中个人或组织在面对行政权力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取向。影片中展现了哪吒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法律框架内争取自己的权益,也体现了法律对个体权利的保护作用。

《哪吒2》:行政法视角下的权力与责任 图1

《哪吒2》:行政法视角下的权力与责任 图1

电影中的天庭可以被视为一种超验化的行政管理机构。它制定了规则,并通过对人间事务的干预来实现其统治目标。这与现实中的国家行政机关有着相似的功能和目的。天庭的决策过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也体现了层级分明、命令链条清晰的行政组织特点。

在影片中,哪吒最终选择了“逆命”而不是无条件服从父亲的安排或直接对抗天庭的力量。这种选择既体现了个人意志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也反映出法律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尊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这正是一种法治精神的实践:在不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

在行政法领域,“依法行政”是一个核心原则。影片中展示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与局限性。李靖作为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天庭制定的规则和命令。正如影片所展现的那样,这种机械式的执行有时可能忽视个案的具体情况,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通过对《哪吒2》的法律视角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多个与现代行政法相关的重要议题:

1. 行政权力的来源与合法性:李靖的职权来源于天庭的任命,这体现了传统行政法中对行政主体合法性的严格要求。

2. 权利救济机制:在影片中,哪吒通过向天庭申诉的方式寻求 justice(公正),这一情节隐含了现代行政法中的申诉制度和复议制度。

3. 比则:李靖在处理事情时有时显得过于严厉甚至暴躁,这与现代行政法中强调的比则有所冲突。比则要求政府在采取措施实现公共利益目标时,要选择最小侵害手段,并且手段与目的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4. 公众参与与民主法治:影片中小鼍龙等虾兵蟹将的形象,反映出普通民众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中的行政法越来越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要求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听取多方意见,实现治理的透明化和问责制。

《哪吒2》:行政法视角下的权力与责任 图2

《哪吒2》:行政法视角下的权力与责任 图2

通过对《哪吒2》中蕴含的法律元素进行提炼,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影片不仅是一个娱乐作品,更是对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一种隐喻和反思。通过这样的观后感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将法律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法治思维的培养。

《哪吒2》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价值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行政法问题的窗口。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权利的保护,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法律秩序不断努力。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