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136条刑事诉讼法关键内容
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制度。共分为136条,包括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其中,总则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罪行、刑期、刑罚、审判程序等基本内容;分则规定了各类案件的诉讼程序;附则规定了其他一些程序和制度。
总则
1. 罪行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下列事项,法律未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人财产权利受到侵犯的;(二)知识产权权利受到侵犯的;(三)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受到破坏的;(四)自然物品发现、挖掘、收购、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可以看出,罪行是指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的行为,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包括一些非犯罪行为。
2. 刑期
深入解析:136条刑事诉讼法关键内容 图1
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刑罚的种类:(一)主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出处境。”可知,刑事诉讼的刑期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出处境。
3. 刑罚
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刑罚的执行:(一)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按照判决、裁定执行;(二)判决、裁定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按照审判机关的决定执行;(三)刑期执行的,按照刑罚执行机关的决定执行。”可知,刑事诉讼的刑罚执行包括判决和裁量的执行,以及刑期的执行。
4. 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审判程序:(一)审判公开;(二)辩护人出庭;(三)代理;(四)其他审判程序。”可知,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包括审判公开、辩护人出庭、代理以及其他审判程序。
分则
刑事诉讼法第条至第134条,分别规定了各类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破坏公共安全罪、侵犯财产罪、侵犯知识产权罪、资源破坏罪、侵犯环境资源罪、偷税罪、抗税罪、骗税罪、偷运毒品罪、制造毒品罪、非法经营毒品罪、组织罪、传播性病罪、组织罪、传播性病罪、破坏婚姻罪、侵犯公民权利罪、侵犯公民自由罪、侵犯公民隐私权罪、侵犯商标权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标权罪、侵犯专利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罪、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罪等。
附则
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刑事诉讼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知,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刑事诉讼有规定的,应按照其规定执行。,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的其他规定,是指除本条规定的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具体规定由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予以制定。
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不仅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还规定了各类案件的诉讼程序、刑罚执行和其他一些程序和制度。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