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怎么写?完整指南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常见的法律程序。它是指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原告人就因其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请求的一种诉讼方式。这种诉讼形式既体现了刑罚的惩罚功能,又兼顾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对于初次接触法律文书写作的人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具体撰写步骤和注意事项可能并不清晰。
详细解析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撰写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为您展示如何规范地完成这一法律文书。通过本文的指导,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巧。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基本结构
在正式撰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怎么写?完整指南 图1
1. 通常为“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或根据具体案情拟定更详细的标题。
2. 诉讼参与人信息:
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职业、住址等。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职业、住址及羁押场所。
3. 案由和诉讼请求:
案由:简要说明案件的法律依据及其性质。
诉讼请求:具体列明要求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以及赔偿损失的具体金额和事项。
4. 事实与理由:
描述案件的基本事实,包括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争议的缘起及经过。
分析被告人的行为如何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对原告人造成了实际损害。
5. 证据列举:
列举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如医疗票据、鉴定意见书、证人证言等。
6. 法律依据: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说明被告人行为的违法性及原告人主张权利的合法性。
7. 诉求与お愿:
重申诉讼请求,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怎么写?完整指南 图2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写作步骤
步:明确案由及法律依据
案由是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核心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案件的基本情况。
案由:因被告人李四故意伤害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
第二步:详细列举事实与理由
在这一部分,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案件的发生经过,并结合相关证据说明被告人的行为如何对原告人造成了实际损害。
事实:
被告人李四因琐事与原告人张三发生争执。
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导致其住院治疗并产生医疗费用。
理由:
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原告人在本案中无任何过错,其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
第三步:明确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需要具体、明确,便于法院审理。
1. 判处被告人李四有期徒x年,并处罚金人民币x元;
2. 赔偿原告人张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共计人民币x元;
3. 承担本案的鉴定费用及其他合理支出。
第四步:列举相关证据
在这一部分,需要将所有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逐一列出,并说明其来源和证明目的。
1.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病历记录及医疗费发票;
2. 司法鉴定机构对原告人伤情作出的鉴定意见书;
3. 证人证言(如有)。
第五步:引用法律条文
在阐述法律依据时,应当结合具体案情,引用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撰写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注意事项
1.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无论在刑事案件还是民事诉讼中,事实清楚和证据充分都是胜诉的关键。
2.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起诉书应当结构清晰,段落分明,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3. 引用法律条文准确:必须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引用,并注意其具体条款内容。
4. 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在书写原告人和被告人信息时,应当隐去真实姓名及其他隐私信息。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2023年5月1日,张三因债务纠纷与李四发生冲突。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张三住院治疗15天,产生医疗费人民币8,0元、误工费人民币3,0元。
起诉书摘录
案由:
因被告人李四涉嫌故意伤害罪,原告人张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向贵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事实与理由:
2023年5月1日,因债务纠纷,被告人李四在本市XX区XXXX地点将原告人张三刺伤。经鉴定,原告人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住院治疗15天,产生医疗费8,0元及误工费3,0元。
诉讼请求:
1. 判处被告人李四有期徒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 赔偿原告人张三医疗费8,0元、误工费3,0元,共计人民币1,0元。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的撰写对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法律文书的规范性、条理性和严谨性。通过本文的指导,希望您能够更好地掌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如需进一步了解,请的后续文章或咨询专业律师。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