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新增罪名解析:网络犯罪与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对策

作者:肆虐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刑事犯罪呈现出新的态势。为了应对新型犯罪手段的不断涌现,我国刑法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分析2023年刑法新增或重点调整的罪名,特别是网络犯罪和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相关规定,并探讨其对法律实务工作的意义。

网络犯罪领域的法律应对

在网络犯罪领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为“帮信罪”)近年来成为司法实践中最受关注的罪名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帮信罪37,859人,同比上升了3.8倍,占起诉总数的6%以上,成为起诉人数最多的罪名之一。

1.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具体适用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一个罪名,其核心在于打击为电信诈骗、网络等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服务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新增罪名解析:网络犯罪与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对策 图1

刑法新增罪名解析:网络犯罪与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对策 图1

2. 司法实践中“帮信罪”的适用特

从司法实践来看,“帮信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

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嫌疑人通过搭建游戏、利用社交软件传播诈骗、提供第四方支付平台接口等方式实施犯罪。

主观认定复杂化: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如何判断行为人的“明知”成为司法难。司法机关通常会结合供述、聊天记录、交易流水等证据综合认定。

处罚力度加大:针对跨境电信诈骗和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部分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件中,主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 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建议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除了司法机关要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网络实名制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行为的可追溯性,减少匿名网络带来的执法难。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互联网应当加强对用户信息的审核,及时发现和屏蔽非法。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通过普法宣传,让公众了解参与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网络犯罪的良好氛围。

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应对

除了网络犯罪外,妨害国境管理犯罪也是近年来我国重打击的对象。根据最新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妨害国境管理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上升明显,其中“蛇头”组织偷渡和非法用工成为主要犯罪类型。

1. 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刑法》的规定,妨害国境管理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以牟利为目的,采取包车、徒步等方式带领他人非法出入境。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明知是偷渡人员仍提供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

妨害他人口岸管理秩序:在口岸区域从事、打架斗殴等活动。

2. 妨碍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适用难

刑法新增罪名解析:网络犯罪与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对策 图2

刑法新增罪名解析:网络犯罪与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对策 图2

在司法实践中,妨害国境管理犯罪案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跨国性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取证难度大。

隐蔽性强:犯罪嫌疑人通常使用件、暗语等方式逃避监管。

罚则严厉: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

3. 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法律治理对策

针对妨害国境管理犯罪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治理:

深化国际执法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执法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

加强对偷渡人员的救助: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对被拐、被迫偷渡的被害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公众讲解妨害国境管理罪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

法律科技在打击新型犯罪中的作用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类型犯罪,传统的侦查手段往往难以应对。在这种背景下,法律科技的发展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海量的网络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犯罪线索。在“帮信罪”案件中,可以通过对嫌疑人的交易流水、IP地址等信行关联分析,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2. 虚拟货币追踪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网络犯罪中的赃款转移。司法机关需要借助专业的虚拟货币追踪平台,实现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和溯源。

3.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在案件定性和量刑建议中,人工智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训练AI模型,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自动给出法律适用建议和参考判例。

2023年刑法新增或重点调整的罪名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对新型犯罪挑战的积极应对。无论是网络犯罪还是妨害国境管理犯罪,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在此过程中,法律科技的应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创新执法手段,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