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及法律应对策略

作者:heart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一道,共同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强化对新型网络犯罪的研究和打击力度。最高检成立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并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为依法追诉网络犯罪提供了规范指引。

网络犯罪的特点与趋势

2020年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的网络诈骗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有针对性实施犯罪。这表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犯罪黑灰产业的关键环节。网络犯罪呈现出集团化、跨境化的特征,犯罪主体呈现“三低”趋势,即低年龄、低、低收入。

不同国家对网络犯罪的打击特点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美国通过《计算机安全法案》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欧盟则通过《网络安全法》加强了数据保护和隐私权。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挑战

中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惩治力度。最高检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的第六号检察建议,重点围绕网络黑灰产业链条整治等提出治理建议。各地检察机关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网络犯罪保持严惩态势。

全球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及法律应对策略 图1

全球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及法律应对策略 图1

案例分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姚晓杰等1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是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黑客跨境攻击案。该案件提示,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从扰乱公共秩序的角度收集、固定证据,确保罪责相当、罚当其罪。

全球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及法律应对策略 图2

全球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及法律应对策略 图2

未来研究方向与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遏制网络犯罪的蔓延趋势,建议加强检察机关与网络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推动对网络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相互衔接,共同挤压网络犯罪的生存空间。

通过全球视角下的比较研究网络犯罪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只有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对新型网络犯罪模式的剖析,以及跨境追逃与取证难题的解决策略。

在网络法治化的进程中,中国检察机关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的网络犯罪治理体系。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犯罪手段,仍需加大研究力度,以实现对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

打击网络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