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网络犯罪团伙|跨境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与防范

作者:莫负韶华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网络空间日益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场域。以“境外网络犯罪团伙”为代表的跨境网络犯罪呈现出专业化、组织化、隐蔽化的特点,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在下文中系统阐述境外网络犯罪团伙,其运作模式及特征,并从法律角度探讨应对策略与防范建议。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的概念与特点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作案工具,在境外组织策划并实施各类 cybercrime 的犯罪集团。这类团伙通常具有以下几点显着特点:

1. 跨境化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往往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时差、法律差异和技术手段逃避打击。这种跨地域特征使得侦查和证据收集难度加大。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跨境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与防范 图1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跨境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与防范 图1

2. 专业化分工

这类团伙内部通常设有技术开发、资金 laundering、洗钱操作等多个职能岗位。技术人员负责开发恶意软件;财务人员负责赃款转移和“”操作;物流团队负责非法物品的跨境运输。

3. 犯罪手段多样化

常见的作案方式包括网络诈骗、洗钱、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电信诈骗(Telecom Fraud)是典型的犯罪形式之一,如通过伪造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并实施盗窃。

4. 技术驱动型

犯罪分子善于利用新技术和漏洞实施犯罪。利用人工智能生成钓鱼邮件;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赃款流转;借助暗网平台逃避追踪。

5. 组织严密性

这类团伙通常具有清晰的组织架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成熟的作案手法。部分团伙甚至制定“员工手册”,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的运作模式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的运作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策划与规划

犯罪分子通过暗网论坛或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工具进行勾结,商议作案目标和具体方案。他们会对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金融系统等进行研究,寻找可乘之机。

2. 技术开发

专业的 hacker 集团会根据犯罪需要定制恶意软件(如木马程序、钓鱼网站)或入侵工具。这些技术成果往往会被多次出售给其他团伙使用。

3. 实施犯罪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攻击、诈骗、数据窃取等方式实施具体犯罪行为。针对金融机构发动 APT 攻击;向发送 phishing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二次牟利。

4. 赃款转移与洗白

在完成犯罪后,团伙会利用多种渠道将赃款转移到境外账户,并通过“”平台(如 Fourth Party Paymentprocessors)完成资金 launder。部分案件中还会涉及跨境,将赃款转化为合法收益。

5. 逃避打击

犯罪分子通常会采取匿名化操作,使用加密货币、虚拟身份等逃避执法机构追踪。他们也会设置多层中间人(Cutout)以分割犯罪链条,降低被追捕风险。

应对境外网络犯罪的法律对策

面对日益猖獗的境外网络犯罪,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法律层面建立更为完善的应对机制:

1. 完善国内立法

各国应根据跨境网络犯罪的特,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条款具有可操作性和震慑力。明确对网络犯罪组织的法律责任追究标准。

2. 加强执法协作

在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框架下,各国执法机构需建立联动机制,共享情报信息和取证资源。针对跨国案件,应联合开展调查行动,形成打击合力。

3. 深化技术反制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网络犯罪技术研发的投入,开发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提升发现和防范能力。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威胁预警机制。

4. 推动国际合作框架建设

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主导下,各国应就跨境网络犯罪治理达成共识,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明确管辖权、证据互认等关键问题。

5. 提升公众意识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鼓励企业和个人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保护自身信息安全。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跨境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与防范 图2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跨境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与防范 图2

案例分析与启示

我国执法部门在打击境外网络犯罪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2023年破获的一起特大跨境案件中,犯罪团伙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为网站 launder 赃款超过10亿元人民币。该案的成功侦破得益于中缅两国警方的紧密合作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该案例启示我们:

打击跨境网络犯罪需要跨国协作;

数字取证是定罪的关键;

企业风控体系的建立对预防此类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挑战与应对展望

尽管在打击境外网络犯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 技术壁垒

犯罪分子不断更新作案手法,给执法部门带来新的考验。

2. 法律洼地问题

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法律空白或执法不力现象,成为犯罪分子的“避难所”。

3. 证据跨境获取困难

不同司法体系之间的差异导致证据调取耗时长、成本高。

针对这些挑战,建议:

进一步完善国际法律框架;

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提升执法部门的技术能力。

境外网络犯罪团伙的出现是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面对这一全球性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制度建设,在法律和技术层面构建综合防控体系,才能有效遏制跨境网络犯罪的蔓延势头,维护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