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网络挖矿违法犯罪|法律适用与技术挑战

作者:夏沫青城 |

网络挖矿的基本概念与违法犯罪类型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挖矿"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算力参与加密货币生成的行为,在互联网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狭义上的网络挖矿是指通过特定算法解决复杂数学难题,从而验证区块链交易并获得区块奖励的过程;广义则可以涵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各种计算任务。

当这种行为突破法律边界时,就会演变为违法犯罪活动。根据现实案例和司法实践,典型的网络挖矿违法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未经授权占用他人计算机资源:通过植入木马程序或利用未授权访问接口,非法占用他人服务器、个人电脑的算力资源用于挖矿。

如何判定网络挖矿违法犯罪|法律适用与技术挑战 图1

如何判定网络挖矿违法犯罪|法律适用与技术挑战 图1

2.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恶意修改目标设备的系统配置,删除重要数据文件或者强行增加挖矿软件,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3. 非法侵入网络控制系统:攻击企业或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其计算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密货币挖掘。

4. 传播勒索软件:通过传播带有挖矿功能的勒索软件(Ransomware),不仅占用受害者计算机资源,还可能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并索取赎金。

5. 非法利用云平台资源:租用或入侵正规企业的云计算资源,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实施超负荷挖矿操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运营成本和安全风险。

网络挖矿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判定网络挖矿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运用刑法总则与分则的相关规定。以下是主要判定标准:

(一)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罪(《刑法》第285条)

认定依据:行为人通过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或采用破坏性手段控制计算机资源进行挖矿,符合"违反国家规定,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的构成要件。

案例启示:需重点收集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未经授权的系统入侵或数据篡改行为,并对受害方造成严重损失。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第286条)

认定依据:行为人为实现挖矿目的,采取删除、修改重要文件或者强行增加挖矿软件等手段,导致目标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完全瘫痪。

定性关键:要准确评估受害人系统受损程度,包括数据损失、服务中断时间、修复费用等,作为量刑依据。

(三)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5条)

适用场景:当网络挖矿行为伴随着非法搭建虚拟货币交易所、传销式推广或其他牟利活动时,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

认定重点:要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营利目的,并实施了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经营活动。

网络挖矿违法犯罪的技术识别路径

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技术性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定违法行为存在较大挑战。以下是常用的技术识别方法:

1. 日志分析:通过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日志记录进行深度挖掘,查找异常登录记录、流量 spikes 和不寻常的进程活动。

2. 行为模式分析:建立正常网络使用行为模型,识别明显偏离正常模式的特征性行为,如短时间内大量 CPU 占用率上升、GPU 过载等现象。

3. 流量监测:部署深度包检测(DPI)设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与加密货币挖矿相关联的特定协议和通信模式。

4. 端点防护技术:在主机层面部署高级威胁检测系统(EDR),及时发现并阻止恶意挖矿进程的执行。

法律适用中的困境与应对

尽管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已经初步构建了打击网络犯罪的法律框架,但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 责任认定难题:部分网络挖矿行为可能涉及多个层级的共犯关系,如何准确认定各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存在一定困难。

2. 技术更新迭代快:新型加密算法和逃避检测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的法律条文难以有效应对现实中的犯罪手段。

3. 证据收集难度大:网络犯罪具有跨地域性和匿名性特点,取证工作面临电子证据易灭失、追踪溯源难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及时补充和完善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法律规范,细化网络违法犯罪的认定标准。

出台专门指导文件或司法解释,统一执法尺度和证据采纳标准。

(二)加强警企机制

建立由机关、司法机关、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公司共同参与的平台,实现情报共享和技术。

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安全响应团队,并与执法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三)提升技术反制能力

推动国内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和防护系统。

建立国家级网络犯罪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技术资源和专家智库。

如何判定网络挖矿违法犯罪|法律适用与技术挑战 图2

如何判定网络挖矿违法犯罪|法律适用与技术挑战 图2

(四)完善国际机制

充分利用国际刑警组织等多边框架,在跨境案件调查中争取更大突破。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执法协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活动。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挖矿违法犯罪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创新技术监管手段,并加强多方协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遏制网络犯罪势头。

(全文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