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回顾|徐光华教授参与讨论

作者:King |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疑难复杂案件层出不穷,如何准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案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由刑事司法学院主办的“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于2018年10月26日晚在B4-202成功举办,吸引了二百余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姜涛主讲,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彭文华教授主持,邀请了包括徐光华教授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讲座背景与主题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刑事案件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死刑案件、经济犯罪案件等领域,疑难复杂案件频频出现。这些案件往往涉及法律适用难题、证据认定困难、定性争议等问题,给司法实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刑法解释方法,准确把握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姜涛教授在讲座中指出,“难办案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事实不清的案件,另一类是法律关系复杂、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案件。他结合近年来的热点案件,如于欢案、许霆案一审、二审裁判结果的不同,深入分析了这些案件背后的法律解释问题。

徐光华教授在与谈环节表示,刑法解释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案件处理的结果。特别是在疑难复杂案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如何平衡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间的关系,是司法实务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回顾|徐光华教授参与讨论 图1

‘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回顾|徐光华教授参与讨论 图1

难点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李昌男通过崔光辉介绍认识了服刑人员崔云弼,并将崔云弼介绍给自己的姐姐金东今、金东月。崔云弼谎称认识法院的工作人员,能为李美花改判死缓,并指使徐华斌冒充法院工作人员与金东月通话,骗取了对方的信任。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在司法实践中,疑难案件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法律适用难题。如何认定特定行为的性质?如何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刑法解释方法来解决。

姜涛教授强调,在处理疑难案件时,应当注重事实与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既要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又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他还提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刑法适用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在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领域,传统刑法理论和解释方法可能难以完全适应新的实践需求。

刑法解释方法的创新发展

在讲座中,与谈人卫磊教授、刘崇亮教授、骆群副教授均就刑法解释方法的创新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卫磊教授认为,在疑难案件中,应当注重从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出发,结合立法背景和司法实践进行综合判断。

‘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回顾|徐光华教授参与讨论 图2

‘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讲座回顾|徐光华教授参与讨论 图2

刘崇亮教授则强调,刑法解释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谦抑性原则等。他还指出,在具体案件中,应当注意区分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界限,避免因方法选择不当而导致裁判结果偏离正义轨道。

徐光华教授在发言时提到,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刑事司法领域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努力,既要注重对既有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和完善,又要积极探索新的解释路径,以应对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挑战。

通过此次讲座“难办案件与刑法解释方法”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未来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和发展刑法解释方法,无疑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徐光华教授表示,作为一名法律学者,他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希望能为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贡献一份力量。与此他也呼吁更多青年学者投入这一领域,共同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