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到期,可以出国吗?了解法律规定的为您解答》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逃避法律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可以达到12个月。对于取保候审期满了的主人,是否可以出国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到期后出国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取保候审期限及到期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可以达到12个月。自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日起,取保候审人员应当解除取保候审,如果对取保候审人员进行监视居住,则取保候审期限至监视居住结束之日止。
取保候审到期后的出国问题
1. 取保候审到期后,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新的犯罪嫌疑,且已经履行了全部取保候审义务,可以申请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解除后,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犯罪记录,且未被监视居住、不起诉或者被免于刑事处罚,可以出国。
2. 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新的犯罪嫌疑,或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可能,则应当继续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不得出国。
《取保候审到期,可以出国吗?了解法律规定的为您解答》 图1
3.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国,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并经过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出国。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限内,不得出国(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8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限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可能,或者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应当由公安机关将其强制传唤到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取保候审到期后,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新的犯罪嫌疑,且已经履行了全部取保候审义务,可以申请解除取保候审并出国。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新的犯罪嫌疑,或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可能,则应当继续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不得出国。在取保候审期间,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国,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并经过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出国。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