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公安要求去做笔录,程序是否合规?

作者:ID |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临时自由的措施,旨在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法律追究,确保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有时会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去做笔录,以获取更多的证据材料。这种做法是否合规,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以期为实践中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询问、传唤,不得拒绝、逃避”。这一规定明确赋予了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的权力。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要求是否合规,需要具体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是合法的。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接受取保候审,说明他们已经认可了侦查机关对其进行调查、询问的权利。做笔录有助于公安机关收集证据,固定犯罪事实,为案件的进一步侦破、起诉和审判提供依据。从这个角度看,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是合规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违法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如果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可能会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笔录内容不实,可能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损害。从这个角度看,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的做法存在合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应该如何规范地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呢?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程序合法。公安机关在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时,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应当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笔录的地点、时间等,避免对其造成不便。

取保候审期间公安要求去做笔录,程序是否合规? 图1

取保候审期间公安要求去做笔录,程序是否合规? 图1

2. 自愿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应当是自愿的。公安机关在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时,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诱骗他们做出虚假的笔录。

3. 内容真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笔录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陈述。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笔录内容不实,可能会导致案件侦破、起诉和审判的失败,甚至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4. 保密性。公安机关在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时,应当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笔录内容,应当进行保密,避免泄露给不相关人员。

5. 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在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时,应当接受法律监督。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笔录内容,应当由检察机关或法院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性。

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笔录的做法是合规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接受法律监督,确保整个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