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保候审政策的探讨:人未抓完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关于取保候审政策的探讨:人未抓完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涉及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问题。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掌握取保候审的条件、程序以及适用范围,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和律师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取保候审政策的探讨,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取保候审的条件及程序
1.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取保候审不会影响案件侦查;(2)取保候审不会危害社会治安;(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逃避或者拒绝配合调查、侦查;(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 取保候审的程序
取保候审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四个环节。具体程序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向人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2)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取保候审的决定。
(3)人民法院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后,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依法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人民法院指定的地点,接受取保候审。对于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依法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申请取保候审。
(4)取保候审执行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取保候审执行期限届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及时到人民法院接受审查。
关于犯罪嫌疑人未抓完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问题
《关于取保候审政策的探讨:人未抓完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图1
对于犯罪嫌疑人未抓完的情况,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既然犯罪嫌疑人未抓完,说明其可能具有逃避、拒绝配合调查、侦查的可能性,故不应允许其申请取保候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犯罪嫌疑人未抓完,即可视为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不得申请取保候审。
本文认为,应根据具体案情和审查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进行审慎判断。如犯罪嫌疑人未抓完,但已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其逃避、拒绝配合调查、侦查的,可以考虑允许其申请取保候审。但如犯罪嫌疑人未抓完,且存在逃避、拒绝配合调查、侦查的可能性的,不应允许其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案件侦查、审判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对取保候审政策的探讨永不停歇。通过深入研究取保候审政策的内涵、外延及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司法机关和律师在实践中的操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