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真相与误解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中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事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不得加重刑罚。”对于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问题,一直存在许多真相与误解。运用专业的法言法语,对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真相与误解进行深入剖析。
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真相
1. 取保候审的定义及条件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社会危险性;(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悔罪表现;(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已提供担保;(4)取保候审不会影响案件侦破;(5)其他有利于诉讼的因素。
2. 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原因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原因有:(1)取保候审期限届满;(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审判机关决定监视居住;(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审判机关决定不起诉;(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自首;(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依法不能继续犯罪的精神疾病;(6)其他正当理由。
3. 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法律依据及程序
(1)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69条规定了取保候审的相关内容。
(2)程序流程。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审判机关决定监视居住、不起诉、自动投案自首、患有依法不能继续犯罪的精神疾病等情况下,相关机构应当依法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取保候审自动取消。
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误解
1. 误解一:取保候审会自动取消
部分人对取保候审自动取消存在误解,认为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再次犯罪,取保候审就会自动取消。取保候审的自动取消并非无需程序性规定,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判断。
2. 误解二:取保候审可以无限期地延长
部分人对取保候审的自动取消存在误解,认为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再次犯罪,取保候审就可以无限期地延长。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审判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取保候审自动取消。
3. 误解三:取保候审取消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需继续承担刑事责任
部分人对取保候审自动取消存在误解,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如果在犯罪过程中被审判机关决定监视居住,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需继续承担刑事责任。取保候审自动取消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真相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条件和原因分别为:(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社会危险性;(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悔罪表现;(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已提供担保;(4)取保候审不会影响案件侦破;(5)其他有利于诉讼的因素。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法律依据及程序为:《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69条。在理解取保候审自动取消的问题时,应当注意区分法律依据和程序流程,避免对取保候审自动取消产生误解。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