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不能请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取保候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同意接受取保候审;(二)有一定的担保人;(三)无不履行取保候审义务的情况。”可见,取保候审是具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都可以在取保候审后请律师。
关于取保候审后不能请律师的法律规定
虽然《刑事诉讼法》第67条对取保候审的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取保候审后是否可以请律师,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参加诉讼。”可见,在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聘请律师。
《刑事诉讼法》第35条也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者住宿地。”这一规定看似限制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自由,但取保候审的目的在于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期间不逃避法律追究,而非限制其聘请律师。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聘请律师,只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提供担保等。
关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1.了解法律规定,合理行使权利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如前所述,《刑事诉讼法》第34条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聘请律师。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2.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提供相关材料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按照司法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如,《刑事诉讼法》第35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交以下材料:(一)证明身份的材料;(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身份证明;(三)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照片;(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住址。”可见,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按照司法机关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
取保候审后不能请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图1
3.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不逃避法律追究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住宿地,不得以任何方式逃避法律追究。只有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能在取保候审结束后顺利参加审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提供相关材料。只有遵守法律规定,不逃避法律追究,才能在取保候审结束后顺利参加审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