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办理取保候审将被拘留吗?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对于未办理取保候审而被拘留的情况,是否合法?对此进行探讨。
《未办理取保候审将被拘留吗?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图1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1. 《刑事诉讼法》第65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 《刑事诉讼法》第66条: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
3. 《刑事诉讼法》第67条: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或者担保人应当将保证金或者担保金放入指定的银行,并将银行的许可证、取保候审决定书等材料交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保存。
4. 《刑事诉讼法》第68条:取保候审最长可以达到15日。对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至30日。
未办理取保候审将被拘留的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4款: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对未办理取保候审或者取保候审后逃跑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拘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2款:对未办理取保候审或者取保候审后逃跑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拘留,并通知其家属。
未办理取保候审将被拘留的法律解读
1. 未办理取保候审,即未按照法律规定提交保证金或担保人,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对于未办理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依法采取拘留措施。
2. 未办理取保候审后逃跑,即在取保候审期间逃离我国,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且可能构成犯罪。对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予以拘留,并通知其家属。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办理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将被拘留是合法的。对于未办理取保候审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予以拘留,并通知其家属。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