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金能过期吗?了解法律规定的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取保候审金的概念及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者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确保其不会逃避法律追究。”根据第66条第1款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应当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或者担保人提出。”
取保候审金的来源及性质
取保候审金,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了取得取保候审资格,向有关部门提交的保证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2款的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排除规定》)第11条也明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不得使用取保候审金折抵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或者态度恶劣程度。”由此可知,取保候审金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了取得取保候审资格而提交的保证金,具有非法性、惩罚性和补偿性。
取保候审金能过期吗?了解法律规定的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图1
取保候审金的 expiration问题
取保候审金能过期吗?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决定自签收之日起生效。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取保候审地。取保候审最长 period 为 1 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前,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取保候审金的期限为1个月,自签收之日起生效。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取保候审地。
取保候审金的管理与使用
对于取保候审金的的管理与使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4款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载明取保候审期限、保证金数额、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等内容。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对取保候审的决定执行。”对于取保候审金的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第1款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和犯罪情节,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数额。”《刑事诉讼法》第66条第2款也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应当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或者担保人提出。”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确定取保候审金的数额时,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取保候审金过期后的处理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取保候审金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或者担保人。”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应当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担保人,不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6条第3款的规定:“对取保候审决定不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的,由公安机关通知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金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了取得取保候审资格而提交的保证金,具有非法性、惩罚性和补偿性。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取保候审金的期限为1个月,自签收之日起生效。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取保候审地。取保候审金过期后,有关部门应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担保人,不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对于取保候审金的管理与使用,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其合法合规。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