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不去法院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在实践中,有些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由于各种原因,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能到庭参加诉讼,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对此进行探讨。
取保候审期间不去法院的法律后果
1. 取保候审失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能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法院会视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1)对于在取保候审期间失去联系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院会通知机关对其进行追捕。
(2)对于在取保候审期间未到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院会依法作出取保候审失效的处理,并通知机关对其进行追捕。
2.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视为逃犯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能在取保候审期间到庭,法院会将其视为逃犯。根据我国《刑法》第362条的规定,逃犯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逃犯,法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可以对逃犯进行通缉。
(2)可以对逃犯采取边控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不去法院会怎么样?》 图1
(3)可以对逃犯提起刑事诉讼。
取保候审期间不去法院的法律责任
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法律责任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能在取保候审期间到庭,会使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能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法院会通知机关对其进行追捕。对于在取保候审期间未到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院会依法作出取保候审失效的处理,并通知机关对其进行追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可能被机关进行追捕。
(3)可能被法院纳入黑名单。
2. 担保人的法律责任
在取保候审期间,担保人未能履行担保义务,导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到庭,担保人也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担保人应当对被担保人的行为负责。如果担保人未能履行担保义务,法院会通知担保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担保人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可能被机关进行追捕。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能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到庭,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包括取保候审失效、被视为逃犯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担保人应当珍惜诉讼的机会,遵守法律规定,按时到庭参加诉讼。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