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脱审怎么办理流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保证金或担保人的担保下,暂时取得自由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脱审怎么办理流程?下面,我们将会从各个方面对取保候审脱审的办理流程进行详细解析。
申请取保候审的基本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一)案件涉及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但据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有犯罪事实的;
(二)案件涉及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但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悔罪表现好的;
(三)案件涉及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但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起到较小作用的;
(四)案件涉及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但犯罪分子具有立功表现或协助司法机关查明其他犯罪事实的;
(五)案件涉及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但犯罪分子具有其他特殊情节,如怀孕、哺乳等。
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
(一)提交申请
“取保候审脱审怎么办理流程” 图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犯罪事实和证据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二)提交保证金或者担保
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提交保证金的金额,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经济能力确定。
(三)人民法院决定
人民法院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和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对于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和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
取保候审脱审的处理
(一)申请脱审
对于取保候审的决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可以在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后三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审。
(二)人民法院决定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对于符合解除取保候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并通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和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对于不符合解除取保候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并通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和其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
取保候审脱审的风险提示
取保候审虽然是一种较为宽松的强制措施,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再次犯罪或者发现有其他犯罪事实,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不得再次犯罪或者发现有其他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家属或者其聘请的律师,也应当积极关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的动态,及时向人民法院报告有关情况。
取保候审脱审办理流程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取保候审脱审办理流程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取保候审脱审的具体程序和注意事项,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