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怎么办|法律应对策略与权利保护

作者:异魂梦 |

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医生近年来在互联网 医疗的大潮中迅速崛起。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部分医生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例时有发生,引发了行业内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详细分析直播间医生被抓后怎么办,以及如何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的情形

目前,直播医生群体可能面临的涉嫌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医疗事故类犯罪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产生严重后果的医疗事故罪

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怎么办|法律应对策略与权利保护 图1

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怎么办|法律应对策略与权利保护 图1

通过虚假宣传、过度诊断等骗取患者钱财构成诈骗罪

2. 职务侵占与商业贿赂类犯罪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等回扣资金,触犯《刑法》百六十三条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挪用公款、医保基金等款项,涉嫌贪污或挪用公款罪

3. 侵害患者隐私类犯罪

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非法泄露医疗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4. 医疗纠纷引发的刑事风险

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医方及其从业者因过激言行触犯刑法相关规定

拒不配合医疗纠纷调处或案件侦办工作,涉嫌妨害作证等犯罪

5. 行政违法转化为刑事犯罪的情形

因违反卫健部门规章规定被行政处罚后,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相同性质错误,构成累犯的加重处罚情形

直播医生被抓后的法律应对策略

当直播间医生不幸面临司法机关调查甚至被捕时,可以采取以下法律应对措施:

1. 立即停止执业活动

医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行业行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性。一旦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应当立即暂停手中的诊疗工作,与所在的医疗机构做好工作交接。在接受调查期间不得继续开展任何形式的直播或诊疗活动。

2. 配合侦查,依法表达诉求

如实回答调查人员提问,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迅速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得擅自签署认罪认罚协议,必须在充分了解法律后果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3. 积极与患者或家属协商和解

对于因医疗行为引发的刑事案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与被害方达成和解协议。通过支付相应赔偿金、公开致歉等取得受害者及其家属谅解,这对最终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4. 申请取保候审

在案件处于侦查阶段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作为担保措施

出具不影响社会秩序的承诺书

5. 积极开展申诉和复议工作

如果认为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或其他问题,可以通过正式渠道提出异议和申诉。在法院判决前可以提交新的证据材料,积极参与法庭调查。

直播医生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医疗行业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法律风险,面对互联网直播带来的新型执业场景,医生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1. 建立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

聘请熟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刑事辩护业务的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

2. 规范直播内容与诊疗行为

在从事直播活动前,必须完善相关资质审核程序

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开展诊疗活动,避免任何夸大宣传或误导性表述

建立完整的患者信息保护机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 完善执业保险制度

可以考虑职业责任险等商业保险,将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刑事风险,可以投保相应的法律费用保险。

4. 建立医疗纠纷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医疗纠纷处

定期开展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处置能力

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5.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医疗直播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可以组建专业组织,参与医疗直播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

特殊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因在直播间内夸大宣传特效药品的功效,并向患者推荐院外采购的高价药,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随后,其辩护律师提出以下几点辩护意见:

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怎么办|法律应对策略与权利保护 图2

直播医生被抓立案侦查怎么办|法律应对策略与权利保护 图2

1. 李行为是否属于正常的医疗建议与商业推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界限

2. 直播间销售药物是否存在合法的第三方药品流通资质

3. 是否存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有效证明

4. 医疗机构有无对李直播行为进行事先审核和风险提示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虽然存在不当医疗推广行为,但其主观恶意性较小,并且积极配合调查,依法作出缓刑处理。

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直播间医生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在享受直播这一传播方式带来收益的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刑事风险日益凸显的当下,更加需要未雨绸缪,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法律保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患者权益,又维护自身职业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