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定义及种类盘点
经济犯罪的定义
经济犯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公民个人财产和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经济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破坏经济秩序罪,另一种是侵犯财产罪。
(一)破坏经济秩序罪
破坏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 未经许可经营国家限制或者禁止发展的产业,情节严重的行为;
2. 倒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倒卖的商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3. 倒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倒卖的进出口商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经济犯罪定义及种类盘点 图1
4. 倒或者以假币充当真币,情节严重的行为;
5. 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6. 倒卖文物等珍贵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7. 倒卖珍贵树种、珍稀动物及其制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8. 其他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 盗窃、诈骗、抢夺Method(方法)的财产,数额较大的;
2. 转化型态的盗窃、诈骗、抢夺Method(方法)的财产,数额较大的;
3. 盗窃、诈骗、抢夺Method(方法)的数额较大的财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4. 违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Method(方法)的人身自由,或者侮辱、诽谤Method(方法)的言行的;
5. 违法占有为目的,组织、领导、参与非法倒卖Method(方法)的倒卖活动的;
6. 违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查封、扣押、冻结Method(方法)的财产,或者扣留Method(方法)的人的;
7. 其他侵犯财产罪。
经济犯罪的种类
经济犯罪种类繁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侵犯财产罪
1. 盗窃罪;
2. 诈骗罪;
3. 抢夺罪;
4. 转化型态的盗窃、诈骗、抢夺罪;
5. 盗窃、诈骗、抢夺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6. 违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
7. 违法占有为目的,组织、领导、参与非法倒卖倒卖活动的;
8. 违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查封、扣押、冻结他人财产的;
9. 其他侵犯财产罪。
(二)破坏经济秩序罪
1.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2. 非法经营罪;
3. 倒卖倒卖商品罪;
4. 倒卖进出口商品罪;
5. 倒罪;
6. 倒卖假冒伪劣产品罪;
7. 倒卖文物罪;
8. 倒卖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罪;
9. 其他破坏经济秩序罪。
经济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一)认定
1. 行为人必须具有违法占有为目的;
2.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方法;
3. 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
4. 犯罪行为给国家或者他人的财产权利或者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二)处罚
1. 对于侵犯财产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对于破坏经济秩序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对于转化型态的盗窃、诈骗、抢夺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对于倒卖倒卖商品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5. 对于倒卖进出口商品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6. 对于倒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7. 对于倒卖假冒伪劣产品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8. 对于倒卖文物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9. 对于倒卖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0. 对于其他破坏经济秩序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经济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对国家经济秩序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预防,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