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和标准

作者:Pugss |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偷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税收制度,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国刑法规定了对偷税行为的严厉法律后果,对于偷税经济犯罪,判刑的标准和具体时间是如何规定的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和标准 图1

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和标准 图1

偷税经济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一)偷税经济犯罪的概念

偷税经济犯罪是指违反税收法规,采取虚假申报、抵扣虚假进项、隐瞒收入、逃避纳税等手段,以降低甚至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二)偷税经济犯罪的特征

1. 偷税行为具有非法性。偷税行为是指在税收法规规定的时间内,采取虚假申报、抵扣虚假进项、隐瞒收入、逃避纳税等手段,以降低甚至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税收法规,触犯了刑法,具有非法性。

2. 偷税行为具有危害性。偷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税收制度,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偷税行为导致国家税收减少,影响了国家财政的稳定。

3. 偷税行为具有隐蔽性。偷税行为往往采用虚假申报、抵扣虚假进项、隐瞒收入、逃避纳税等手段,使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这给法律的打击带来了困难,对偷税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和标准

(一)具体时间的确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偷税罪的具体时间为“自税收法规规定的納税期限届满之日起五年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这里,税收法规规定的納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应当报送的税款所属的纳税期限。如果某企业的税款所属的纳税期限是每年的12月31日,那么自税收法规规定的納税期限届满之日起五年内,即自12月31日起计算,为每年的12月31日。

(二)具体时间的计算

在确定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计算:

1. 税收法规规定的納税期限。这是确定偷税行为时间的起点,也是计算具体时间的基准。

2. 纳税人应当报送的税款所属的纳税期限。这是计算具体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纳税人是否构成偷税罪的关键。

3. 犯罪行为发生的日期。这是确定具体时间的另一重要依据,对于犯罪行为已经发生的,应当以犯罪行为发生的日期作为计算的具体时间。

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标准

(一)判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偷税罪的具体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判刑标准的确定

在确定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标准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偷税金额。偷税金额是指纳税人采取虚假申报、抵扣虚假进项、隐瞒收入、逃避纳税等手段,实际应缴纳的税款数额。对于偷税金额较大的,应当认为构成偷税罪,并依法从重处罚。

2. 偷税比例。偷税比例是指偷税行为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对于偷税比例较高的,应当认为构成偷税罪,并依法从重处罚。

3. 情节严重程度。情节严重程度是指偷税行为对税收制度、国家财政及国家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当认为构成偷税罪,并依法从重处罚。

偷税经济犯罪对国家税收制度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在确定偷税经济犯罪被判刑的具体时间和标准时,应当从税收法规规定的納税期限、纳税人应当报送的税款所属的纳税期限及犯罪行为发生的日期等方面进行计算。对于偷税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从重处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