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周活动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也为了展示部门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的决心和成果,2023年“515”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周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与民,为您守护”为主题,围绕假币、洗钱、金融、涉税、非法集资、传销等社会危害严重且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经济犯罪形式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和执法打击行动。
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与背景
“515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是我国机关每年重要的法治宣传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集中宣传和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经济犯罪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2023年的宣传周活动特别选择了“与民,为您守护”作为主题口号,这一口号既体现了机关与人民群众携手共进的理念,也突出了打击经济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核心目标。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次宣传周活动主要以线上方式进行。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向广大网民推送经济犯罪相关知识、典型案例分析和防范技巧等内容。省厅还组织了全省范围内的“三微”作品比赛,要求各地市级机关制作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形式多样的宣传素材,并上传至指定平台供网友 voting 和分享。
活动亮点与成效
(一)覆盖领域全面,内容针对性强
2023年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周活动综述 图1
本次宣传周活动重点围绕假币、洗钱、金融诈骗、涉税犯罪、非法集资和网络传销等六个重点领域展开。这些领域的经济犯罪不仅危害性大,而且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容易让普通群众上当受骗。为此,在宣教内容设计上,特别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
局在宣传中通过制作情景短片《真假币的故事》,生动还原了不法分子利用假币实施诈骗的具体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触摸纸张质地、观察水印等方式快速识别真假人民币。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
(二)执法打击与宣传并重
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各地机关还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执法打击行动。以非法集资犯罪为例,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范围内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15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为人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15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宣传活动与执法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线索举报量的增加也为警方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支持。据统计,在宣传周期间,机关共接到群众主动提供的经济犯罪线索230余条,其中超过80%的线索最终被证实为有效信息。
(三)创新形式多样,传播效果显着
2023年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周活动综述 图2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宣传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本次宣传周活动中,各地机关纷纷采用“互联网 ”思维,通过直播互动、线上答题、 VR 模拟体验等多种新颖形式吸引群众参与。
厅联合当地知名网络平台推出了“经济犯罪知识闯关赛”,参与者每完成一关挑战即可解锁新的知识点,并有机会赢金红包和纪念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宣教效果,也调动了公众的积极性。
活动的社会意义与
(一)社会反响热烈,群众参与度高
从数据来看,本次宣传周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活动结束,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30万人次通过线上渠道参与了相关互动和学。“经济犯罪知识闯关赛”吸引了超过50万人参与,累计产生1.2亿次点击量。
(二)长效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除了短期的集中宣传活动,各地机关还注重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厅与省内高校联合建立了“大学生防诈联盟”,通过设立讲座、培训课程等方式,将经济犯罪防范知识纳入学生日常教育体系中。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也为未来的宣传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宣防体系。也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3年“515全国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周”活动圆满落幕,但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希望每一位公民都能提高警惕,主动学相关知识,共同参与这场“与民,为您守护”的反经济犯罪斗争中来。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