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判处缓刑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

作者:no |

关于判处缓刑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加强判处缓刑人员管理,预防犯罪分子再次危害社会,维护社会治安,制定本规定。

缓刑的定义与种类

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在执行刑罚期间,如能遵守法律、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罪表现,对其原判刑期依法予以减轻的刑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缓刑分为轻型缓刑和重型缓刑。轻型缓刑是指原判刑期在五年以下的罪犯,重型缓刑是指原判刑期在五年以上的罪犯。

缓刑人员的管理对象

本规定所称缓刑人员,是指被判处缓刑的人员。

缓刑人员的管理期限

缓刑人员的管理期限,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计算。轻型缓刑人员的管理期限为五年,重型缓刑人员的管理期限为五年以上。在管理期限内,缓刑人员需接受法律教育、劳动改造和社会监督。

缓刑人员的管理方式

1. 缓刑人员应当接受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2. 缓刑人员应当参加劳动改造,通过劳动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缓刑人员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参加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接受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的监督。

4. 缓刑人员应当遵守法律、纪律和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积极争取减刑。

缓刑人员的义务与权利

1. 缓刑人员应当遵守法律、纪律和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和社会监督。

2. 缓刑人员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3. 缓刑人员有权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开展批评、建议和检举。

4. 缓刑人员应当履行还款义务,按照判决书规定的金额和期限,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

缓刑人员的违反规定责任

1. 缓刑人员违反法律、纪律和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批评教育、强制劳动改造,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判处缓刑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 图1

《关于判处缓刑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 图1

2. 缓刑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2)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3)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附则

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负责解释。

3. 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刑事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