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通知》
关于禁止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通知
律回ankyofo,2021年X月X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强对缓刑期间犯罪分子教育、管理、改造,防止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确保社会安定。
通知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可以依法实行缓刑。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依法减刑。但是,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仍然需要接受法律教育、管理、改造,以防止其再次犯罪,确保社会安定。为了加强对缓刑期间犯罪分子的管理、改造,防止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再次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通知》。
通知内容
《通知》共五章,具体内容包括:
1. 禁止缓刑期间从事特定行业。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得从事以下特定行业:
(1)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业;
(2)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业;
(3)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外汇买卖、、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行业的行业;
(4)涉及、、场所、制作、运输、贩卖等行业的行业;
(5)涉及暴力、恐怖、、嫖娼、淫秽物品、场所、制作、运输、贩卖等行业的行业;
(6)涉及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的行业;
(7)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业。
2. 禁止缓刑期间从事特定活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得从事以下特定活动:
(1)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境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2)参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
(3)组织、、参加、制作、运输、贩卖等活动;
《关于禁止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通知》 图1
(4)组织、、参加暴力、恐怖、、嫖娼、淫秽物品制作、运输、贩卖等活动;
(5)组织、、参加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活动;
(6)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3. 禁止缓刑期间进入特定区域。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得进入以下特定区域:
(1)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区域;
(2)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公共利益的区域;
(3)涉及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外汇买卖、、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行业的区域;
(4)涉及暴力、恐怖、、嫖娼、淫秽物品、场所、制作、运输、贩卖等行业的区域;
(5)涉及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区域;
(6)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区域。
4. 禁止缓刑期间接触特定人员。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得接触以下特定人员:
(1)犯罪分子本人及其近亲属;
(2)犯罪分子所在单位的职工、亲朋好友等与犯罪分子关系密切的人员;
(3)犯罪分子所在社区、村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
(4)犯罪分子所在学校、单位等有关人员;
(5)犯罪分子所在社区、村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违法犯罪人员;
(6)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人员。
通知施行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对于在缓刑期间涉及特定内容的人员,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对于违反《通知》规定的犯罪分子,有关部门将依法依法予以处罚。对于违反《通知》规定的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对于违反《通知》规定的其他组织、个人,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