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赔偿标准表:详细一览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因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障赔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020年5月1日,国家赔偿法进行了修订,新的国家赔偿标准表正式施行。新的标准表对于赔偿项目的范围、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赔偿期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加强国家赔偿工作,提高国家赔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2020年国家赔偿标准表的详细解读:
赔偿项目范围
新的国家赔偿标准表明确了赔偿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错误执行或者不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机关制定,发布 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赔偿金额按照直接 损失的十分之一计算。
2. 违法采取财产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赔偿金额按照直接损失的十分之一计算。
3. 对依法应当听取当事人意见而未听,或者未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赔偿金额按照直接损失的十分之一计算。
4.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赔偿金额按照直接损失的十分之一计算。
赔偿金额计算方法
2020年国家赔偿标准表:详细一览 图1
新的国家赔偿标准表明确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损失的十分之一。直接损失是指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而导致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的计算,以实际损失为依据,排除因市场风险或者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2. 间接损失的十分之一。间接损失是指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而导致的不能达到原始目的的损失,包括机会损失和经营损失。间接损失的计算,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计算。
赔偿期限
新的国家赔偿标准表明确了赔偿期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赔偿期限从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以日计算。如果损害发生日期难以确定的,从 damaged 财产或者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最长赔偿期限为两年。国家赔偿期限最长为两年。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超过两年的,赔偿请求人不得提起赔偿请求。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国家赔偿标准表:详细一览”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